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8568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5期
     3讨论

    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特征主要为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时,CRP在血液中的浓度可升高[3]。CRP具有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对内源性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作用,形成泡沫细胞,促进其他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合成,最终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4]。CRP水平与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因果关系,本研究显示,易损斑块组的CRP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的CRP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显示,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和血糖有关,与FPG相比,HbA1c是一个更稳定、更准确的葡萄糖稳态参数,具有更大的优势[5]。本研究结果和Sun等[6]研究一致,均显示HbA1c升高对颈动脉斑块有不良影响。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可反映ACI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程度及斑块的不稳定程度[7]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68 字符